夏至时分的重庆大地,一片农忙景象。菜园里的豇豆、丝瓜挂满枝头,运输车穿梭不停,百姓笑容满面。水田里的稻谷生机勃勃,农民忙着灌溉除草,期盼一个大丰收。
【资料图】
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”。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;粮安天下,耕保为先。近年来,重庆全力做好耕地保护这一“国之大者”,加强耕地用途管制,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,强化源头治理,严守2664万亩耕地红线,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整治土地 让耕地成为沃土
这个季节的江津区蔡家镇福德村一派生机,层层叠叠的水稻沿着田间小径铺展,交织出一幅壮美的田园诗画。
“以前这片土地很零碎,有些老百姓常年在外务工,土地便荒废了。”江津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副主任杨万怀介绍,考虑到福德村的土地连片集中,且这里海拔800多米土地富硒,具有整治基础,他们便将其申报为市级土地开发整理(补充耕地)项目。
2021年1月,项目开工建设。通过实施土地平整、旱改水、灌溉与排水、田间道路等工程措施,提高了该地区227公顷耕地的田块规模化率和梯田化率,同时提升了灌溉排水能力,改善了农户的生产、出行条件。
“那是轻松得多了哟!以前一亩地一头牛两个人要耕一天,现在机械进场,不要两个小时就耕完了。”
今年63岁的夏先路是江津区蔡家镇福德村8社的居民,土地整治后,他家三亩地的种起来更轻松了。“耕地可以用机械,肥料可以用摩托车拖到田边,政府还拉了6000米水管,再也不担心灌溉问题。”
除了把自己几亩地管好,夏先路还趁着农忙给村集体打零工。去年,他一个人就拿了8000多元工资。
“村集体的土地集体种,老百姓的土地自己种,我们利用江津富硒这张名片种植特色农产品,大米能卖到8元一斤,售卖价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。”杨万怀说,土地整理为福德村民带来了优质富硒土,更为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,将原来的撂荒地变成了村里的“富”“希”地。
调整结构 让“良田”成为“粮田”
江津区李市镇黄桷村最近成为了当地的“明星村”。
这里的玉米不仅又甜又糯卖价好,更重要的一根玉米杆能长3—4根玉米,产量非常高。此外,田里的丝瓜甘甜清脆,每一斤能比普通本地丝瓜售价贵1—2元。像这样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,在这片“试验田”里还有很多品种,老百姓种田的意愿非常高。
过去黄桷村一些农户跟风种了猕猴桃,但是因为当地地理条件,农户的技术等方面的因素,经济收益并不好。“要确保耕地种粮种菜,一定要让老百姓算得了账,赚得到钱!”黄桷村党委书记王刚说。
为此,村里特意从广州聘请了本土农技人才袁贞发,他带回了良种和技术。2022年他们开始在田里试验,今年试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5亩。“试验田的土全部进行了整治、翻耕,方便机械进入,并使用有机肥,提高农产品品质。”
如今,黄桷村这片试验田种出的农产品价格好、产量高,老百姓都期待自己田里也能种上收益高的蔬菜。
“今年的试种非常成功,玉米预计7月中旬上市,售价10元/斤。”王刚说,最近双福农贸市场已经有很多批发商在跟他接洽,敲定后续合作。“进村的道路正在修整,能够达到卡车进村的条件。明年起全村1000多亩农田都会逐步种上这些品种,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全村的农产品公共品牌,让这些蔬菜走高端市场,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价值。”
严守红线 让耕地始终姓“粮”
重庆地貌以山地、丘陵为主,分别占比幅员面积75.8%和18.2%。耕地往往存在形态破碎、分布零散的问题。为牢牢守住重庆2664万亩耕地红线,重庆充分发挥全市三级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抓总作用,全面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。
针对耕地监管集成低、底数掌握不及时、形势分析不准确等问题,重庆应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无人机及“互联网+”等技术,正在构建强化闭环管理、多维立体监管、多跨协同管护为核心的“渝耕保”耕地保护监管系统。该系统是重庆在“耕地智保”数字化改革的创新探索,形成“1+3+1”结构,即一张耕地监测网,内设管理决策中心、指挥调度中心和业务办理中心三大作业管理模块,外加一款“渝耕保”APP。通过近半年的建设,耕地监测初步实现了卫星遥感“天上看”、视频监控“实时盯”、网格专员“地面巡”的立体监测体系构建,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一体化全覆盖动态监测。
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。
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王颖说,2022年重庆开展补充耕地和耕地恢复补足行动,充分尊重农民意愿、维护农民权益,恢复耕地20余万亩,年均补充耕地7万亩,有效控制全市耕地减少的势头。
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摄影 任君
编辑:邓晞
责编:蒋艳
审核:廖异
关键词: